孙奎律师,法学理论功底扎实,知识全面,工作责任心强,认真负责。法庭上冷静沉着,能言善辩,谈判中亲切、灵活,具有十分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在诉讼实务和非诉讼实务方面都卓有建树,先后担任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常年法律顾问;同时,孙奎律师致力于诉讼实务的钻研,在刑事诉讼实务方面取得不凡的成绩,代理的民事、经济、行政案件,胜诉率达八成以上。
行政诉讼实务方面的部分典型案例:1、成功代理xx市葛xx镇官仓村五社诉xx市人民政府违法发放土地使用证行政复议案和土地确权纠纷案,撤销了xx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使用证、xx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土地确权决定书;
刑事诉讼实务方面的部分典型案例:北京市首例也是2011年全国最大的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案为张海明辩护、高玉雷涉嫌合同诈骗罪案、2011年媒体关注的《5名洗浴中心打工者辞职盗窃顾客百余起》盗窃罪案为张少军辩护、2012年媒体关注的《农民冒充算命大师骗2000万 女友先套对方情况》程德合诈骗罪案等一批社会影响大、法律关系复杂案件中,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法庭辩护,取得良好的审理结果;同时,积极为因刑事犯罪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提供法律服务,帮助被害人获得经济赔偿上百万元。
民事诉讼实务方面的部分典型案例:1、成功代理谢××与xx省xx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竟业限制纠纷案,法院均采纳律师意见,判决谢××不承担竟业限制违约责任。2、成功代理张海东与梁爽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梁爽履行房屋买卖合同。
北京东城律师事务所:企业海外投资急需法律帮助,北京房地产律师,北京交通事故律师,北京著名律师
2013-03-21 17:03
北京知名律师,北京著名律师
首席律师—孙奎律师电话:13021909386 010-63805958(法律咨询,法律顾问,诉讼代理等服务)
乔新生
2013年3月18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尚德公司宣布,公司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将面临违约的风险。现在公司尚未支付的债务金额高达5.41亿美元,公司随时都可能宣布破产重组。这样的结果令人唏嘘不已。作为中国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企业,江苏无锡尚德公司不仅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上成功融资,而且在中国妥善处理了与政府的产权关系。
然而,国际化的路线并没有让这家企业兴旺发达,相反,由于企业的债务负担沉重,特别是由于不适当地提供了国际担保,导致公司的发展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尽管一些财经媒体揣测,公司的创办人正在通过各种方式转移公司的财产,试图金蝉脱壳,但是,残酷的现实是,这个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高科技产业,财务重组过程中正面临非常困难的局面。
笔者不想对这家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也不想对公司的扩张战略提出批评性意见。作为一家上市企业,尚德公司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也拥有正规的融资渠道。这家公司之所以出现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仍然属于财务管理的问题。或者换句话说,在企业现金流动正常的情况下,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并没有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在企业债务重组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之间的关系,更没有对企业的担保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从而使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如果企业的决策者申请破产,那么,有可能会摆脱目前的困境,从而使企业起死回生。
世界各国的破产法都有破产整顿程序,鼓励企业的债权人与破产企业达成协议,对已经发生的债务进行重新谈判,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为破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破产重整程序,实际上是在企业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下,为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重新安排权利和义务提供法律上的支持。只要申请破产并且得到准许进入破产整顿程序,那么,债务人就可以启动有关谈判,与债权人就偿还债务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协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非常特殊的制度安排,它可以确保债权人在不损害根本利益的情况下获得足够的保障,也可以使债务人充分利用法定的程序争取必要的时间,从而为履行自己的债务创造条件。
破产整顿程序需要许多先决条件。如果在破产整顿期间,债务人转移自己的财产或者企业的创办人通过设立公司的方式逃避自己的债务,那么,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及时审理破产案件,从而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债权。
但愿江苏无锡尚德公司的债务重组不是一场法律游戏。这家公司承载着人们太多的希望。作为海外归国科技人员创办的企业,江苏省无锡市政府给予其太多的帮助。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时候,曾经因为处分政府的股权而发生矛盾,现在看来,尚德公司的创办人为了海外上市不得不对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重大调整,江苏省政府领导的做法也有先见之明。
现在许多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但是,他们中绝大多数都处于强制退市的边缘。这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市场,也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透明度,而是因为他们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不了解投资者的需求。他们把大量的资金用于企业的扩张,试图通过规模经营不断地提高企业的利润率。正是这种不计后果的扩张行为,让企业的前景变得暗淡无光。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应该成为中国企业追求的目标,但是,如果把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当作灵丹妙药,认为只要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就可以永世长存,那么,这样的企业必然会遭遇滑铁卢。
国际资本市场不是保险箱,国际资本市场也不是担保书。中国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必须要有战略眼光,确保企业能够稳定增长。过多的负债以及不切实际的扩张,都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从法律上来说,企业可以借助于破产整顿程序苟延残喘,但是,从信用的角度来看,如果企业频繁使用破产整顿程序,逃避自己的债务或者减轻自己的债务负担,那么,最终的结果有可能会导致企业信誉扫地。北京房地产律师,北京交通事故律师,北京著名律师,北京东城律师事务所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但是,走出去不是目的,活下去才是目的。无论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还是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中国许多企业的股票价格已经跌破发行价,随时面临被赶出股票市场的危险。中国企业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绝大多数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在市场竞争中折戟沉沙,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不能因为中国企业缺乏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经验,而不断地输送“学费”,也不能因为国际资本市场混乱而无视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国际资本市场固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如果中国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动机不纯,把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看作是一种“成功的象征”或者说是国际化的标志,那么,中国企业走出去一定会面临危机。国内学者需要仔细分析每一个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困境,通过解剖麻雀,全面分析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为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提出建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下一个悲剧发生,也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赔本赚吆喝。为此,中国可以考虑制定海外投资法,针对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则,帮助中国企业降低海外投资成本,为中国企业摆脱困境提供法律上的解决方案。
标签: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