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名律师,上海著名律师|首席律师—孙奎律师电话:13262916597(法律咨询,法律顾问,诉讼代理等服务)

站内搜索

北京西城律师:当事人对家庭“软暴力”认识普遍不足,北京婚姻律师,北京房产律师,北京交通事故律师

2013-03-11 15:13

来源: 法制日报 

北京知名律师,北京著名律师

首席律师—孙奎律师电话:13021909386  010-63805958(法律咨询,法律顾问,诉讼代理等服务)

孙奎律师,法学理论功底扎实,知识全面,工作责任心强,认真负责。法庭上冷静沉着,能言善辩,谈判中亲切、灵活,具有十分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在诉讼实务和非诉讼实务方面都卓有建树,先后担任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常年法律顾问;同时,孙奎律师致力于诉讼实务的钻研,在刑事诉讼实务方面取得不凡的成绩,代理的民事、经济、行政案件,胜诉率达八成以上。 
   行政诉讼实务方面的部分典型案例:1、成功代理xx市葛xx镇官仓村五社诉xx市人民政府违法发放土地使用证行政复议案和土地确权纠纷案,撤销了xx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使用证、xx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土地确权决定书;
    刑事诉讼实务方面的部分典型案例:北京市首例也是2011年全国最大的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案为张海明辩护、高玉雷涉嫌合同诈骗罪案、2011年媒体关注的《5名洗浴中心打工者辞职盗窃顾客百余起》盗窃罪案为张少军辩护、2012年媒体关注的《农民冒充算命大师骗2000万 女友先套对方情况》程德合诈骗罪案等一批社会影响大、法律关系复杂案件中,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法庭辩护,取得良好的审理结果;同时,积极为因刑事犯罪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提供法律服务,帮助被害人获得经济赔偿上百万元。
    民事诉讼
实务方面的部分典型案例:1、成功代理谢××与xx省xx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竟业限制纠纷案,法院均采纳律师意见,判决谢××不承担竟业限制违约责任。2、成功代理张海东与梁爽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梁爽履行房屋买卖合同。
 
 

本网记者徐伟 本网通讯员范登虎 李先镛

  家庭“软暴力”已逐渐成为影响婚姻关系质量的重要因素。《法制日报》记者今天从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获悉,2012年,该院受理离婚案件415件,其中诉讼中提到家庭暴力的共336件。以“软暴力”事由提出离婚的有189件,判决或协议离婚的仅有12件,占6.3%。

  “软暴力”尚未引起当事人重视

  1992年2月,阳某(女)经人介绍与陆某(男)认识,同年9月二人登记结婚,1994年11月生育一子。

  婚姻初期,夫妻感情较好,虽偶尔有争吵,但最后矛盾往往能化解。

  陆某在外创业,并创立了两家公司。为了公司的运转,愈加繁忙。

  阳某为照顾读中学的子女在外租房居住,周末才能回家,夫妻间沟通及交流渐渐变少。

  阳某认为,陆某长期不回家,对其不体贴,对孩子不关心,长期未尽到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更让阳某气愤的是,陆某有了第三者,双方的矛盾进一步升级,直至阳某诉至法院要求离婚。

  “陆某对孩子不关心,长期未尽到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双方分居已两年,夫妻关系名存实亡。”阳某在庭审中诉说,“小孩上补习班,他认为是浪费钱;小孩吃、穿、住、学习,甚至是生病,他都漠不关心。”

  “我做好饭,他就吃好了出去玩,有时甚至三更半夜出去,从不做家务”……

  “在单位家属院里7年,邻居问孩子爸爸是谁,我只能背着孩子悄悄地哭”……

  针对阳谋的陈述,陆某矢口否认。

  谈到夫妻共同财产时,由于公司由陆某负责,阳某对公司运营情况完全不了解,且公司盈余与其印象中相去深远,让她不得不怀疑陆某有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

  但在质证环节提交证据时,阳某却无法对陆某没有尽到家庭义务等行为提出相应的证据。

  江北法院民一庭庭长张必元告诉记者,当事人大多能认识“硬暴力”,亦能收集相关证据,而对“软暴力”却缺乏认识。“软暴力”处理不好会影响家庭关系,应该同样引起社会重视。

  “软暴力”精神伤害不容忽视

  “软暴力”到底以哪种形式存在?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李俊认为,家庭“软暴力”一般不以直接对家庭成员进行打骂,而是通过嘲笑、漠视或者拒绝与家人沟通的态度和行为,对家人施加的一种不良影响,还可以通过情感折磨、性惩罚、谩骂与侮辱、无家庭观念、缺乏责任心等方式来表现,其对家庭成员的伤害,特别是精神上的伤害不容忽视。

  社会大众对冷漠、歧视、拒绝与家人沟通的态度和行为等“软暴力”行为的认识不够,仅对比较明显的“软暴力”能够辨认。

  张必元介绍,离婚案件的审理中大多会出现一个共性,即夫妻一方总是认为另一方不搭理自己,不履行家庭义务,如抚养小孩,赡养对方父母等,或者经常恶语相向,然后以双方感情已经破裂,申请离婚。

  这一方面反映出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软暴力”的存在;另一方面,与明显的“硬暴力”相比,“软暴力”具有隐性的不易界定和确认的性质,当事人根本无法提交证据,且夫妻双方如有一方不愿离婚,并作出相反意见时,法院无法认定因“软暴力”导致双方感情破裂。

  江北法院2012年受理的离婚案件中,以“软暴力”的事由提出离婚的共189件,判决或协议离婚的仅有12件,占6.3%。

  记者了解到,“硬暴力”在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比较常见,这缘于传统的夫权思想在一些男人的生活中占据主导。而在文化较发达的城市中,因为羞于大庭广众下吵闹或者大打出手,而夫妻相互间又谁也不服气谁,互不欣赏,取而代之的是冷漠、敌意、我行我素,进而不断演化成“软暴力”。

  另外,“软暴力”的产生也有其他因素,如婚姻中出现第三者,其中一方因第三者丝毫不尽夫妻义务和家庭职责。还有如夫妻一方的期望值过高,从期望到失望,慢慢出现“软暴力”。

  高学历夫妻“软暴力”倾向明显

  婚姻关系的“软暴力”原本仅仅涉及夫妻双方,然而却不断影响双方父母和子女,有的甚至影响到其他亲戚朋友。

  夫妻双方长期的恶言相向、冷漠、敌意、忽视、轻蔑,从而出现对双方父母不履行赡养义务,毫不关心;亦会出现对子女的严厉苛责、辱骂殴打、讽刺挖苦,严重影响了子女身心健康,破坏了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李俊认为,目前白领家庭、高学历夫妻中“软暴力”倾向增长趋势尤其明显。家庭成员间在认知、社会经济地位、价值观、个人成长背景等都可能引发“软暴力”。夫妻一方作为家庭成员融进社会生活中,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扮演、承担的责任、享有的权利、应尽的义务等认识有很多不足和误区,这些都易引发“软暴力”。

  谈到“软暴力”与“硬暴力”的关系时,张必元认为,两者是共生关系。婚姻的“软暴力”不断加剧升级,当某一方忍无可忍时,家庭的“硬暴力”就会出现。婚姻存在“硬暴力”,“软暴力”必然存在。

  以独生子女居多的80后、90后渐渐步入婚姻的殿堂,如何处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如何提高沟通水平日益受到关注。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双方感情和关系,甚至引发家庭暴力。

  张必元认为,作为一个家庭,夫妻双方是上下两代的主轴心,要不断增进夫妻之间、三代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能力。情感的和谐、心理的相融、民主与平等观念应逐渐引入家庭。北京婚姻律师,北京房产律师,北京交通事故律师,北京西城律师

  同时,社会制度的建立健全、社会成员的广泛教育、专业辅导机构的建立是亟待加强的方面。社会对家庭“软暴力”的关注程度正逐渐提高,但相应的制度措施等都很不完善甚至空白,应该加强“软暴力”有关制度建设和法律机制的健全,并引入心理辅导。街道、社区应提高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教育和引导家庭成员构建和谐美满的婚姻生活。

  本网重庆3月8日电

来源: 法制日报

返回

© 201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