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奎律师,法学理论功底扎实,知识全面,工作责任心强,认真负责。法庭上冷静沉着,能言善辩,谈判中亲切、灵活,具有十分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在诉讼实务和非诉讼实务方面都卓有建树,先后担任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常年法律顾问;同时,孙奎律师致力于诉讼实务的钻研,在刑事诉讼实务方面取得不凡的成绩,代理的民事、经济、行政案件,胜诉率达八成以上。
行政诉讼实务方面的部分典型案例:1、成功代理xx市葛xx镇官仓村五社诉xx市人民政府违法发放土地使用证行政复议案和土地确权纠纷案,撤销了xx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使用证、xx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土地确权决定书;
刑事诉讼实务方面的部分典型案例:北京市首例也是2011年全国最大的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案为张海明辩护、高玉雷涉嫌合同诈骗罪案、2011年媒体关注的《5名洗浴中心打工者辞职盗窃顾客百余起》盗窃罪案为张少军辩护、2012年媒体关注的《农民冒充算命大师骗2000万 女友先套对方情况》程德合诈骗罪案等一批社会影响大、法律关系复杂案件中,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法庭辩护,取得良好的审理结果;同时,积极为因刑事犯罪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提供法律服务,帮助被害人获得经济赔偿上百万元。
民事诉讼实务方面的部分典型案例:1、成功代理谢××与xx省xx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竟业限制纠纷案,法院均采纳律师意见,判决谢××不承担竟业限制违约责任。2、成功代理张海东与梁爽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梁爽履行房屋买卖合同。
北京东城律师:王某的行为能否认定为涉水行驶,北京交通事故律师,北京刑事律师,北京合同纠纷律师
2013-04-09 13:20
北京知名律师,北京著名律师
首席律师—孙奎律师电话:13021909386 010-63805958(法律咨询,法律顾问,诉讼代理等服务)
2012年7月份,北京的一场大雨让“涉水险”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购买此种险类的人数也随之增加。而在之前,据保险公司内部员工介绍,虽然保费不多,涉水险的年保费大约是车损险的5%,但是车辆的投保率还是非常低的。这就造成了如果车辆没有购买涉水险,发动机进水受损,而保险公司又不愿理赔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究竟该如何认定车辆“涉水行驶”中保险公司的责任呢?
【案例】
2012年6月9日12时至14时,上饶市外双溪(缆车站)集中降雨量为31.7毫米。当日14时左右,原告王某驾驶车辆从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山南部景区往玉山县城方向至三清山环山公路K1公里处,由于遇暴雨袭击,路面积水,致使被保险车辆被水淹而损坏无法行使,王某当即向被告某保险公司报险,将该车拖至南昌市的车辆修理厂维修,并支付拖车费用4000元、修理车辆费用82173.3元。
【分歧】
庭审中,原告诉称被告未向其交付保险条款,也未按照法律规定向原告明确说明保险合同中有关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遂要求被告立即向原告赔付车辆维修费共计82173.3元和车辆施救费4000元。
被告则辩称:发动机部分损坏不属保险理赔范围,被告不承担保险赔偿责任。原告提出的4000元拖车费,属直接损失,但费用过高,被告核定该费用为600元。
【分析】
保险公司责任认定的依据:
1.保险合同是否在有效期内。原告于2011年6月9日在被告某保险公司处为其所有的车投保了不计免赔车辆损失险,保险金额为856310元,保险期间自2011年8月19日零时起到2012年8月18日二十四时止。合同签订后,双方已形成保险合同关系,该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属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约履行自己的义务。现保险车辆在保险期内出现保险事故而产生的损失,被告理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偿。原告要求被告支付保险车辆的维修费82173.3元,拖车费4000元,共计86173.3元,有相应的发票为据,法院予以支持。
2.“涉水行驶”过程中是否属于保险公司规定正常行驶范围。在下雨天气,发动机进水受损,保险公司是否予以赔偿最关键的点就在于对涉水行驶事实的认定。依据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7版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规定:在保险期限内,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因雷击、暴风、龙卷风、暴雨、洪水、海啸、地陷、冰陷、崖崩、雪崩、雹灾、泥石流、滑坡造成保险车辆的损失,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规定负责赔偿;保险车辆因遭水淹或因涉水行驶致使发动机损坏,保险人不负责赔偿;暴雨指每小时降雨量达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达30毫米以上,或连续24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本案中,保险车辆在在行驶途中遭遇暴雨,从12时至14时,两个小时集中降雨量为31.7毫米。客观上涉水行驶属正常情况行驶,该车辆在行驶中熄火导致发动机进水受损,该保险事故符合机动车保险条款规定的暴雨导致车辆受损。北京交通事故律师,北京刑事律师,北京合同纠纷律师,北京东城律师
3.保险公司是否就免责条款进行了“明确说明”的义务。在签订保险合同时,保险公司需对保险合同中所约定的免责条款向车主履行明确说明义务。最高人民法院法研[2000]5号《关于对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明确说明”应如何理解的问题的答复》规定:“明确说明”是指保险人在与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之前或者签订保险合同之时,对于保险合同中所约定的免责条款,除了在保险单上提示投保人注意外,还应当对有关免责条款的概念、内容及其法律后果等,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或其代理人作出解释,以使投保人明了该条款的真实含义和法律后果。上述规定对保险人的明确说明义务的履行方式和标准进行了明确规范,如保险人违背明确说明义务,保险合同中免责条款不产生法律效力。机动车保险条款属格式条款,其中的免责条款虽以黑体字标识,但是在本案中被告某保险公司并未提供证据证明其就该免责条款的概念、内容、及其法律后果已尽了“明确说明”的义务;另保险条款中未对暴雨及涉水行驶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规定,上述两种情形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重合,依照法律相关规定在对此格式条款产生争议时,应作出对制作方不利的解释,故对其辩解,法院不予采纳。
2013年1月15日,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一审作出判决,依法判决被告某保险公司支付原告王某理赔款86173.3元。
标签:
———
返回